换肤
  • 浅蓝
  • 墨绿
  • 棕黄
  • 青色

澳门视窗 > 教育 > 教育

“重度”沉浸电子学习环境孩子的身心健康如何护佑
时间:2020-03-24 16:20 |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amjcke | 点击:

  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本专科生、研究生平均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总时长(含电脑、学习机、手机、电视等)分别为6.4、9.6、13.4、15.1、16.9小时。

  2018年8月,教育部会同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高发省份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同时,鉴于我国儿童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发病率达10%(全球平均6%),国家卫健委等十二部门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重点强调要“教育引导儿童青少年安全合理使用电脑和智能终端设备,预防网络沉迷和游戏障碍”,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疫情期是儿童青少年电子屏幕产品用时激增期,也是其视力及身心健康防控关键期。为进一步支持国家的儿童青少年近视及身心健康防控工作,首都师范大学COP团队课题组基于微信群迅速开展了网络随机调查和电话访谈工作。

  学生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大幅增加

  调研数据显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本专科生、研究生平均每天使用电子学习环境(主要包括电脑和学习机)的时长分别为2.7、4.9、7.1、6.7、8.0小时(由于智能手机普及于学习,实际使用电子学习环境时长会更多);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本专科生、研究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分别为1.8、3.9、5.7、7.2、7.5小时;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本专科生、研究生平均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总时长(含电脑、学习机、手机、电视等)分别为6.4、9.6、13.4、15.1、16.9小时。

  参考《方案》中的相关规定,疫情期间,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平均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总时长已达到《方案》要求的6.4倍、9.6倍、13.4倍。

  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属于成人,但其情况更为严重,以平均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总时长为例,分别高达15小时和17小时。调研发现,仅在经过一周的网络学习后,至少已有七分之一以上的本科生明显感到疲倦和偏头痛。

  电子产品用时激增对学生视力、心境均有影响

  2013年以来,首都师范大学COP课题组在北京和山东做了持续数年的调查、实验和分析,参照上述研究基础以及其他相关研究领域的经验,课题组研判,疫情期间电子产品用时激增对大中小学生视力、心境等身心健康指标可能产生如下影响:

  疫情期间中小学生平均每天的使用时长都属于“重度”使用,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更甚。这会导致学生情绪不稳定,学习效率下降,由此可能引发亲子矛盾、家庭矛盾、家校矛盾。

  调查数据显示,中小学生平均每天使用1.5课时(约1.35小时)电子学习环境,一年后即被发现引发了视力下降。当前大中小学的“重度”使用引发大范围的视力下降应该是大概率事件;“重度”使用还会带来失眠、偏头痛、肌肉萎缩、颈椎弯曲、皮肤疾病等;对于本专科生尤其研究生来说,由于电子产品每天用时高达17个小时,已严重挤压睡眠、饮食和锻炼时间。

  课题组对北京地区本科生的访谈发现,疫情以来绝大多数同学基本上“宅”在家里,出现了50天未出过家门的案例。长期缺少自然光照会加重对学生视力的损害,而且不仅限于此,长期在封闭空间的生活、学习或工作还会带来心理和身体其他方面的损害。考虑到长期的封闭空间生存状态、长期的电子产品重度使用以及网络学习负担对学生以及家长的影响,我们都应高度重视,以积极预防学生近视、学生抑郁、家长抑郁、青少年暴力、家长暴力的发生以及由此给儿童青少年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的更深层次的损害。

  让丰富的学习生活滋养孩子身心

  调研显示,目前造成大中小学生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的主要原因有:学习负担较重,生活单调,精神不充实,自制力弱等。因此,在应对上主要应采取的措施是:放慢学习进程、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改变学生主要阅读方式,开展纸质阅读;强化体育锻炼,参与亲子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方式;加强干预,将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指导、学习和生活方式指导等多种措施并举,并辅以保障措施和其他有益经验。



更多>>广告播报1